馬可福音13:14-23

預備心QT

今日讀經:可 13:1~37 中之 14~23 節

14「你們看見那行毀壞可憎的,站在不當站的地方(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)。那時,在猶太的, 應當逃到山上;15 在房上的,不要下來,也不要進去拿家裡的東西;16 在田裡的,也不要回去 取衣裳。17 當那些日子,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!18 你們應當祈求,叫這些事不在冬天臨到。 19 因為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,自從神創造萬物直到如今,並沒有這樣的災難,後來也必沒有。20 若不是主減少那日子,凡有血氣的,總沒有一個得救的;只是為主的選民,他將那日子減少了。 21 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:『看哪,基督在這裡』,或說:『基督在那裡』,你們不要信!22 因 為假基督、假先知將要起來,顯神蹟奇事,倘若能行,就把選民迷惑了。23 你們要謹慎。看哪, 凡事我都預先告訴你們了。」

一、 經文:可 13 : 1~37 中之 14~23 節 二、 主題:「要儆醒」之四

三、金句:我對你們所說的話,也是對眾人說:「要儆醒!」(可 13:37)

四、信息重點:

馬可福音 13:5~13 節是主耶穌說的「末日預兆」(「末日」以前的現象),而馬可福音 13:14~23 節以及 24~27 節,是主耶穌接著說到的「大災難」與祂的再臨。所謂「末日」或「末期」就 是指從大災難之始起,到主再來為止的這段時間。因此,大災難不是末日預兆,而就是「末 日」的本身已經開始了。

5、大災難:(接續昨日信息重點)

(1)「大災難」的開始是以「敵基督」的出現為記號:

「你們看見那行毀壞可憎的,站在不當站的地方(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)。那時, 在猶太的,應當逃到山上。」(可 13:14)這節經文中「那行毀壞可憎的」引自【但 9:27 /11:31/12:11】,原是預言兩約之間攻入耶路撒冷,並在主前 168 年污穢了聖殿的 敘利亞王—安提阿古依比芬(Antiochus Epiphones)。

然而主耶穌說:「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」,顯然是提醒我們,安提阿古依比芬已是 過去的歷史人物罷了,但他乃是末日將要出現之敵基督的預表(參帖後 2:3~12)。

可見,大災難一開始,就是敵基督出現,而且會影響到「教會界」或「宗教界」, 正如【帖後 2:7~9】所說:「……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,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。 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,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。這不法的人來,是照撒但的運 動,行各樣的異能、神蹟,和一切虛假的奇事」。這敵基督「甚至坐在神的殿裡自 稱是神」(帖後 2:4/太 24:15)。

(2)大災難的程度是空前絕後的:

【可 13:14~20】是對「大災難」的危急狀況之生動描述:

【可 13:14~16】──地上全面性的毀滅,在瞬息間爆發,令人根本沒什麼逃避的時間。

【可 13:17~18】──「懷孕和奶孩子」及「冬天」都是指不便於行的狀況,而大災難來到時,全地的人都會歇斯底里地拼命奔逃…。

【可 13:19~20】──這「大災難」所帶來的破壞與傷害是空前絕後地可怕!幾乎消滅了全世界。

有人說這兒所說的「選民」是指著猶太人說的,因為所有儆醒、預備好了的基督徒, 早在大災難開始前(或大災難中,即最嚴重的「後半」大災難之前),就被提到空中, 到主那兒去,享受羔羊婚宴了(參帖前 4:16~17)。

又有人說,這裡的「選民」是指著基督徒說的,因在新約聖經中,常把信靠主的人, 才稱為神的選民(參多 1:1 等)。所以,這些人說基督徒要在大災難後才被提到主那兒 去。

然而,從聖經中【帖前 4:16~17】比較【可 13:24~27】可明確地發現,主的再來,有降 臨空中接提教會(即準備好了的基督徒)與降臨地上審判萬民、建立國度的兩個階段。

不論是災前或災中(但總不至於是災後,因為「災後」就是主降臨地上的時候了), 當主耶穌降臨空中、接提基督徒之時,確實有些基督徒會因著不儆醒,沒有預備好而 不能被提。

所以在【可 13:20、22】所說的選民,應該可說是這些留在地上的基督徒,以及在大災 難中悔改歸向主的猶太人。

其實,有幾件事是不需爭議而非常明確的,是我們必須去注意的:

不論經過什麼災難,基督徒總是特別蒙神保守的,神不允許的事,不可能臨到神的兒 女。

基督徒在越接近末日的時刻,越要謹慎自己的信仰,要把信心扎根在神的話語中,不 可把信心建立在神蹟奇事上。千萬不要被假基督、假先知所說的預言「基督在……」 矇騙(可 13:21~23)。

不論如何,基督徒總要常常謹慎自守、儆醒禱告,好讓自己可以被提,「在空中與主 相遇」,進入羔羊的婚宴。

五、討論與應用:

在此末世中有哪些越來越明顯的「敵基督」之現象?你相信主快再來,世界將會遭受大災難的毀滅嗎?我們當如何迎戰?

依你現在的情況(學生、上班、主婦等……),當如何準備自己迎見主?你的具體的計劃是什麼?

六、默想:

我是否常常儆醒禱告,隨時預備迎見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