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迎中國世紀
拾肆 中國世紀不是夢?
一、敲開了心門
𨪜𨪜花徑未曾緣客掃,蓬門今始為君開。-—杜甫
𨪜𨪜中國人的民族性十分頑固、保守、和封閉。這和儒家文化的心態有關(前面已經論述過)。因此極難敲開這扇鐵門。
𨪜𨪜第一世紀,保羅本欲往東方傳道,可是受到聖靈的指引,改而西向,以致福音很快的被西方人所接受,改變了西方的文化型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。如果保羅沒有轉向而一直向東方前進,可能基督教的發展歷史會全面改觀。它首先受阻於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。又受排斥于波斯的拜火教,及當地的土著信仰。有幸找到一個立足點,再繼續東進,經由絲路進入中國,又必然受到儒家(拜親教)的拒斥。很可能在中國遭到覆沒的噩運。聖靈讓福音先傳向西方,實在有他的道理。
𨪜𨪜西方人的民族性極為開放、外向,容易接受並極力追求新的事物、新的思想。又是極有行動力的實踐者,適合作傳福音的先鋒。他們有獻身捨己的精神,已經把福音傳到了世界的各處。唯獨中國,幾經碰壁,中國仍是一片福音的化外之地。(雖然有了福音據點,按人口比率來說,基督徒的人數實在少到微不足道。)不能深入文化內層,更不用說成為文化主流,像西方國家一樣。
𨪜𨪜早在唐朝(西元六三五年至西元八四五年)基督教的一支,也可說是旁門(信仰有偏差);景教,就曾經流行中國某些地區,也有些信從的人,但後來一經政治迫害(會昌五年,武宗頒下禁教令),便立刻消逝無蹤,僅留下一塊“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並序”供後人憑弔。中國文化,還是原封未動。
𨪜𨪜在元朝的時候(西元一二七七年至西元一三七六年)也裏可溫教(即景教),雖然受到統治階層的優容,但仍然被當作外來的洋教,不能在文化中生根,與元朝同覆亡。西元一五八零年,天主教士利馬竇來到澳門,亦曾進入內地,但終究是無法生根。及至西元一八零七年,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第四度踏上中土,至今又將一百九十年的歷史了。早期因為受到某些外事特權,而遭民間疑懼排斥,最後演變成一九零零年的義和團之亂。自此更是留下深遠的創傷,因為教難而引發的八國聯軍,使中國飽受屈辱,愛國人士,把教會與帝國主義的侵略劃上了等號。自此教會的發展,困難重重,心防 森嚴,難以突破。視信教為“吃”教,引為奇恥大辱。
𨪜𨪜基督教被中國人貼上了“帝國主義”的標籤,在知識份子中,寸步難行。五四運動前後,甚至有“反基督教同盟”,有組織、有計劃的,從理論根本上反對基督教,要把基督教從中國連根拔除。
𨪜𨪜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,更是公開正式的標榜無神論,要在一定階段內,消除一切宗教──尤其來自西方的基督教,外籍宣教士被驅逐,教產被沒收,教堂大多被封閉,不願在信仰上妥協的基督徒被捕下獄,甚至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毆打致死的。基督教百餘年的慘澹經營,生機幾乎就要斷滅了。用一句聖經的話形容正好:
𨪜𨪜壓傷的蘆葦,他不折斷,將殘的燈火,他不吹滅(馬太福音第十二章二十節)。
𨪜𨪜就在這種漆黑無光,快將滅頂的時候,忽然出現了一線的曙光。
𨪜𨪜鄧小平先生實行開放新政,略為鬆動了對教會的控制,尤其是“家庭”教會的發展,一下子有如雨後春筍般,忽然從地底下冒了出來。人數呈幾何級數的上升。這是物極必反,否極泰來嗎?真是出人意表。
𨪜𨪜有人估計,家庭教會的信徒人數,高達七千萬(有各種不同的估計,三千萬、五千萬、七千萬、甚至九千萬不等,誰也無法正確統計。)在教會發展史上,是少有的速度。也是中共當局所始料未及的。
𨪜𨪜這個事實說明了一件事,中國人的心門,不是永遠打不開的!福音的能力能夠打開銅牆鐵壁。
𨪜𨪜雖然外國的駐華宣教士被逐一淨,老一代的中國傳道人也將凋謝殆盡,但福音的種子,已經深深的植根在中國人的心裏了。正是: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。
𨪜𨪜福音在中國,不再是能否生根的問題:乃是如何成長,如何提升其素質,如何加速其發展的問題了。
二、饑渴的時代
𨪜𨪜自古以來,儒家文化就是一個非常熱衷於現實功名、富貴榮華的功利主義者。並不涉及宗教信仰之事,“敬鬼神而遠之”,“不知生,焉知死”,五經上提到的“天”,“上帝”等名詞,也是語焉不詳,不能作為位格上帝觀之認定(祭祀鬼神──死掉的祖先──不過是用來約束人的行為而已)。因此人生的目的主要在追求現世生活豐衣足食,天下太平,五穀豐收,人民可以安居樂業,家庭和樂,社會安寧,就達到天下大治的理想了。作君王的,只要能讓老百姓吃飽肚子,就功德無量了。所以強調“民以食為天”,“食色性也”,滿足了人民生理的兩大需要,就是天下大治。
𨪜𨪜這是為什麼GC主義在其他國家,都已經遭到淘汰出局的命運,只剩下奄奄一息了。唯獨在中國,卻是正對味口,一拍即合。GC黨一下子就席捲了中國,解放了孔老夫子,至今還是打得火熱,沒有散夥的意思。為什麼?因為儒家和GC黨的理想都差不多。只是GC黨更進一步地物質化了,追求物質的豐富成了唯一的最高價值。與儒家所懸的目標大同小異。所以今天全國上下齊了心,一致“向錢看”,難怪領導同志要誇口,“你看中國能讓十一億人口都有飯吃,這就是對全世界最大的貢獻了。”這幾乎與孔老夫子的“民以食為天”是齊一口徑了。
𨪜𨪜GC黨追求的是一個平等,平均的社會,這又與儒家的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窮而患不安”(論語季氏)的論調一致。所以見不得別人富,清算鬥爭起來格外有勁。自己不肯努力上進,可是卻也不許別人好過我。所以現在致富的個體戶,人人擔心有一天大家犯了紅眼病,又會來一個大翻身,那就吃不了兜著走了。所以撈夠了錢就把資金轉移到美國,這個“資本主義”又是“帝國主義”的保險庫裏來了。
𨪜𨪜GC黨要實行專政,抵制民主,就必然要施行愚民政策,轄制自由思想,才能長期坐穩江山;這豈不又與儒家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(論語泰伯)的說法一個鼻孔出氣了?
𨪜𨪜GC黨一個勁兒地批孔批周,說要洗淨儒家的封建遺毒;其實若不經過孔、周兩千多年以來的調教,把個十幾億人口都調教成愚忠、愚孝、不知思考、沒有個性的乖寶寶,還能不起來趕走用坦克機槍屠殺愛國青年的“絕對權力”嗎?GC黨的領導們應該感謝孔、周才是。
𨪜𨪜至少毛澤東先生應該好好感謝孔、周。要不是孔、周之民,豈能那麼容易被愚弄?在文化革命期間,造神運動使得舉國瘋狂。把“功高震主”的潛在纂奪帝位的對手,一個一個的消除乾淨(只有周恩來逃過這一劫)。毛先生的謀略和神機妙算從何而來?豈不是熟讀儒家經典,熟讀儒家史官寫的史書?熟讀儒家的帝王之術,資治通鑒,甚至三國、水滸、紅樓,無不滾瓜爛熟,如數家珍。毛實在是深諳儒家宮廷政治的心術,並且集機謀權詐之大成,才能有如此呼風喚雨的能耐!再加上西方唯物辯證法,更使得這位中國的末代皇帝如虎添翼,傲視秦皇漢武,駕淩成吉思汗。
𨪜𨪜現代儒家也狠狠批過共,瞧不起它的唯物,不若儒的唯人。其實儒的人觀,也不過是一屬物的人罷了。儒家並未能提升人性到靈的境界,反倒趕時髦,相信進化論,承認人本來自物本。這能比唯物主義好過多少?
𨪜𨪜其實在骨子裏,儒、共實已合流。這就是中國人的悲哀。永遠掙不脫儒家的陰影。中共不過是儒術的借屍還魂。試看今天的官僚作風,貪污循私、走後門、講人情、拉關係……與五十年前,五百年前……有什麼不同?中國人嘛,永遠就是中國人!
𨪜𨪜說得更悲觀一點,連中國的教會,都有儒家的影子。唉,中國的基督徒嘛!
𨪜𨪜難怪,佛教到了中國,變成了“佛儒”。GC黨到了中國,變成了“共儒”(用劉少奇先生創造的名詞說:這是“毛澤東思想”,毛思想就是儒加上共)天主教到了中國,變成了“天儒”(教廷已經批准中國天主徒,可以遵照孔教傳統祭祖)。基督教到了中國,是否要變成“耶儒”?我很擔心,現在正有一些神學家,還有一些愛主愛儒的儒家基督徒,正在開始把基督教改妝成“耶儒”。如果成功,只怕基督教要從內部產生質變。如果為了溶入中國文化,在中國生根,而要屈從儒家,恐怕將要得不償失!
𨪜𨪜儒家,這一文化形態,已經深深溶入中國的文化深層,深深的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思想、感情、意志,即是已經成了中國的民族性。只要是出生並成長在中國文化的環境之中,這民族性就會構成他(她)性格的主要部分。
𨪜𨪜但這種性格和文化,是出於自然生命,即是出於血氣的自然人的性格。從聖經真理看,這是墮落的人性,墮落的文化。而基督是神的兒子,是超越文化的,也即是超越自然人性的。他的救恩,是要把人從罪惡裏救出來(馬太福音第一章十七節)。
𨪜𨪜也即是從文化中救出來,過一個屬靈的新生活。
𨪜𨪜這樣說來,和文化妥協,也就是和老的自我,有罪性的自我妥協,也即是宣告了救恩的無效!這是多麼可怕的事!和中國文化合流,也即是和儒家合流,和道家合流,和佛家合流,和世俗合流,甚至可以和罪惡合流。這又是何等嚴重的事。
𨪜𨪜今天福音在中國人中間,所以有飛速的發展,就是因為他們對現實生活形態的不滿,對自己的生命形態、性格的不滿,對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環境的深深不滿,而饑渴的需要一個全新的、屬神的生命。用這個新生命的能力,來對抗舊的、跳出已經衰亡墮落的生命巢臼。當他們得到了神生命的更新之後,他們的靈又復活了。他們才有能力衝破一層一層的限制,破繭而出。
𨪜𨪜可以說,舊生命(文化)是與神為敵的(聖經充滿這思想)。神的兒女絕對不可在跳脫之後,又轉回到舊光景去,與世俗為友。
𨪜𨪜那麼,基督徒雖然成為神的兒女,可是仍然活在世俗的環境中,要怎樣適應這種處境呢?不是被世俗同化,乃是要影響世俗、改變世俗、超越世俗、拯救世俗。只有這樣才有見證、才有能力、才能傳出純正的福音。
𨪜𨪜純正的福音,不是希臘化、羅馬化、美國化、甚至中國化了的福音。乃是摒除這些來自文化、哲學、科學、和異教的影響以後的,單單根據聖經的福音。這樣才能滿足人心的饑渴。
𨪜𨪜金錢從來不能滿足人心,權力、名聲、地位也不能滿足人心。文化、藝術、哲學也不能滿足人心。唯獨神是生命的創造主,又是能力的源泉,只有神的愛,才能滿足人心的需要。
𨪜𨪜因此,中國最需要的就是神的福音。
𨪜𨪜剩下的問題,是誰去向中國同胞傳這福音呢?
𨪜𨪜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:我可以差遣誰呢?誰肯為我們去呢?(以賽亞書第六章八節)
三、一代勝過一代的中國人
𨪜𨪜二十一世紀,中國的人口將達到十三億以上,是全球最大的福音工廠。中國教會能承擔得起這麼大的責任嗎?
𨪜𨪜在海外,所有自由地區的教會,都在睜大了眼睛,等候中國打開福音的大門,好差遣宣教士進去傳福音。這種盛情極為可感。
𨪜𨪜但是在可預見的短期內,只要中共繼續執政,福音的門是不會對外國的“帝國主義”開放的。更何況,中國人的自尊心也逐漸成長,將來外國的宣教士最多只適合擔任第二線的工作。真正要作實兵作戰,短兵相接的第一線工作,非得是中國信徒不可。
𨪜𨪜目前中國的情況是傳道人才嚴重缺乏,官方教會(三自教會)連續開辦了好多間神學院,每年造就了大批的傳道人,但是仍然遠遠不能滿足教會的需要。
𨪜𨪜至於家庭教會,則根本缺乏受過訓練的傳道人。很多傳道人甚至是文盲。但是福音仍然是如同大火燎原,有如爆炸一般地散播開來。這正是中國基督徒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!
𨪜𨪜海外的華人基督徒也都在等候時機,只等福音之門打開,便會有大批的華人信徒、傳道人束裝就道,參加國內的福音行列。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。自從五十年代起,很多知識份子避難來美,他們落地生根,子女也都已成人。這些精英,已經打入美國的主流社會,多是專家學者之流,從商致富的也不乏人。而後又陸陸續續大量湧到留學生和新移民。這些華裔在每個領域都有傑出的表現。他們之中,有很多都成為很好的基督徒,今天美國的華人教會中,有很多傳道人都具有博士學位。在每個大學都有中文查經班,每個城市,都有華人教會。而且新堂還在不斷增設,地區教會都在快速成長。這豈是偶然的現象?一定是上帝的奇妙帶領,為著一個更大的使命作準備,那就是回到中國去傳福音!
𨪜𨪜不免想到一個問題:為什麼在國內不過是普通的泛泛之輩,但是一到美國就會出類拔萃呢,每種學術競賽,其前幾名總會看到華裔的名字;各級學校的優等生,各項大獎的獲得者,多有華裔後代。甚至不少學者獲得諾貝爾獎金。這固然證明了中華兒女的智力不比任何種族遜色!甚至超過某些種族,這可以大大的提升華人的自尊心。另一方面,這些人唯獨在基督教的文化環境中,才能有此成就。而在儒家的文化環境中,就造就不出這種人才來!這是否在說明基督教信仰的價值和重要性?基督教為中國培養了這麼多優秀的人才,為什麼中國沒有本領使用這些人才?尤其是傳道的人才?好多傳道人和青年基督徒,願意不受薪的為中國教會服務,可是一直被拒絕!
𨪜𨪜中國啊!你到底在怕的什麼呢?你以為這是侵略嗎?但他們都是中國人!他們沒有任何政治野心。他們也不會去抓中國教會的權,去控制教會。怕他們為帝國主義作間諜,搜集情報嗎?這更是捕風捉影的神經質了。那你們對基督徒太不瞭解了。基督徒的絕大多數都是善良誠實有德的人士,對他們的人格和動機,都可以大大放心!作間諜的途徑很多,何必利用教會關係?怕他們製造不安的因素嗎?這更不可思議了,他們都是些熱愛上帝和同胞的溫和有禮的君子,是社會的安定力量,絕對不會作有害社會國家的事情的。基督徒一方面是屬於上帝的,另一方面也要忠於自己的國家,二者並不衝突(參羅馬書第十三章一至七節)。
𨪜𨪜更何況這樣只會失去了一股龐大的友誼,阻礙了自己的發展。何必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”?
𨪜𨪜至於說恐怕助長了地下教會的力量,成為有組織的壓力團體,這是政權不穩的政府所懼怕的。但海外的基督徒若受到政府公開的歡迎,他們就不會私下活動,一切都在政府的控制之下,又何懼之有?再說地下教會根本就是半公開的活動,政府豈有不一清二楚的?這些基督徒都是馴良的百姓,何曾聽說過有誰從事過不法的活動?過去所有的宗教事件,其罪名不僅僅是從事“非法”(?)的宗教活動麼?只是傳教而已嘛!按舉世公認的民權標準,這是人民最基本的自由,怎能算非法?政府難道連人民的思想和宗教信仰,都要嚴密控制,加以剝奪嗎?果真如此,這不是暴政是什麼?如果有上帝(當然有)的話,這豈不是公然與上帝為敵?
𨪜𨪜政府為什麼不敢開放宗教信仰的自由?讓地下教會合法化,公開的活動,取消各種不合理的限制,鼓勵人民信仰基督教。則政府必將獲得全世界基督教國家的歡迎和尊敬。並中國基督徒的輸誠和愛戴。不但不會威脅到政權的穩定,更是增加了政權的穩固。
𨪜𨪜信仰自由,固然會帶來思想啟蒙,增高了人民的自主意識;但一個廉能有為的政府,何懼之有?人民會運用自由意志,才會長大成熟,才會帶動社會全面貌發展,國家將要快速的富強。一個有智慧,有遠見的政治家,為了國家民族的永久利益,鼓勵提倡都唯恐不及,還會反其道而行之,極力的壓抑自由思潮嗎?
𨪜𨪜如果政府領導階級,英明到大膽開放宗教信仰自由,讓基督教得到正常的發展,則必然帶動國家迅速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盟主。這位(或多位)英明的領袖將要永垂青史。不但功在國家,而且功在天上。我們謙卑恭順的在此為民請命,請賢明的領導們打開信仰自由之門,讓同胞們享有信仰的自由,讓國內外的基督徒,可以自由的交流,這不僅是對中國教會的仁政,對十二億同胞的仁政,也是使國民受益無窮的義舉。
𨪜𨪜自由開放的好處多多,前文已經表過,不再重述。開放的效果之一是,地下教會公開化,可以和海外合作,訓練傳道人,提升基督徒的素質。使教會對社會作更多更大的貢獻。
𨪜𨪜地下教會若長期陷入在無知、迷信、盲從、幼稚階段,就會成為非理性的力量,歷史上的黃巾之亂、白蓮教、義和團、太平天國等動亂(當然中共的史觀定性為農民起義),不都是野心家利用無知盲從的教民掀起的運動嗎?在“打”天下的時候,固然要鼓勵“造反有理,革命無罪”,但是在“坐”天下的時候就完全不同了。這點中共當局比誰都明白。就因為如此,才極力打壓地下教會。無奈壓力越大,抗力越強,人的心裏很奇怪,越是禁止的東西,就越是要得到,因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嘛,尤其是當厭棄暴政時,就更加覺得越是被禁的,就必定是越好的。其實是出於反抗心理,你越禁,我越要。這樣對政府,對教會都不好。對政府不好,是因為累積了反政府的情緒;對教會不好,是把教會的素質降低了,把教會的素質降低了,把教會的份子弄複雜了。教會要人單純的信仰上帝,不攙雜其他的動機。
𨪜𨪜與其越禁越發,不如乾脆大大方方的開放教禁!這樣一來,大家反倒心平氣和,理性對待了。
𨪜𨪜何況這是什麼時代?全世界都已經政治文明到民主自由了,難道以文明大國自詡的央央大國,反倒開歷史的倒車,退回到專制時代?既然經濟必須繼續開放,人民每天進出國境,加之電訊發達;今天不可能再自我封閉起來。人民要求自由權利的意願必然越來越強!如果政府不主動地逐步開放,才可能造成社會的不安。
𨪜𨪜教會在任何國家,都是安定的因素,都是推動社會教育的主要力量。尤其在道德生活上,素來享有清譽。希望政府當局珍視,善用這股力量,而不是壓抑、擠迫、甚至消滅這股力量。
𨪜𨪜一個政權能否受到上帝的祝福,端看它對待教會的態度──不信請拭目以待!
四、中國教會的關鍵時刻
𨪜𨪜在二十一世紀,中國將面臨以下的嚴酷考驗。
𨪜𨪜1.人口問題
𨪜𨪜人口失控,越來越擁擠,資源面臨枯竭,生活品質難以提升,如果發生天災人禍。饑餓,可能成為動亂的原因。
𨪜𨪜人口問題更嚴重的恐怕是一胎化政策造成的男女失衡,中國人重男輕女觀念,使家家留下命種--男孩,而放棄女嬰。這效果今天已經突顯出來了,將來會更嚴重。很多男子將面臨失婚的困境,一妻難求!已經出現了共妻現象。這種危機只有在全國基督化以後才能獲得緩解,因為基督教主張男女平等,並且沒有傳香火的問題。父母死後安息主懷,等候復活,不需兒子燒紙錢供他陰間化用(這是民間迷信,基督教斥其誕妄),只要兒女生前孝敬,死後紀念即可。生兒生女都是一樣的。所以不會性別歧視。
𨪜𨪜人口問題突顯的另一後遺症,是每家一個孩子,結果一家三代,人人寶愛,過度嬌寵,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小霸王性格。將來進了社會,人人都是霸王作風,蠻不講理,任性而為;又依賴成性,頤指氣使。這樣的社會,如何了得?人人自我中心,不知為別人設想。婚姻生活一定充滿緊張。
𨪜𨪜女孩更神氣了,在家是上兩三代的掌上明珠,長大又被眾星(男)拱月,婚後的氣焰必然高漲不已,有得丈夫受的了。若沒有基督教愛的教育,下一代有得受!
𨪜𨪜家庭是國家安定的基礎單位,家庭不穩定,必然帶給社會緊張。
𨪜𨪜2.道德問題
𨪜𨪜長期以來,強調經濟發展,壓抑宗教活動,社會充滿貪婪暴戾之氣!雖然高喊五講四美,學習雷鋒運動。現在幾乎沒有人理會這些口號了。因為唯物主義嘛,物質才是一切,否定靈魂和永生存在,因此也否定了宗教的價值!但卻不知道宗教旨在維繫人心,勸導向善,人不但要向看得見的法律負責,還要向看不見的上帝負責!基督教教導人作個成熟善良的人,正是每個文明社會的中流砥柱!抑制宗教豈非自毀道德心防的長城?因此,道德敗壞要拖垮社會,拖垮國家。如果政府不改弦更張的話。
𨪜𨪜3.中國的崛起與教會復興
𨪜𨪜雖然中國有了以上的問題,但總的趨勢來說,中國必將崛起!
𨪜𨪜中國必將崛起,有人以為從經濟和國防實力,科技層面達致。這也不能說沒有道理。我們也相信以中國人的勤勞和聰明,只要繼續開放,一定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就,甚至晉入已開放國家之林。但在最尖端的科技方面,仍然難以和歐、美、日、俄並駕。但中國人口眾多,國土廣大,總生產額自然會雄據榜首,只是個人的平均收入,仍不期望超過或達到歐美的標準。至於國防,當可與核子大國分庭抗禮,不再有人敢予輕侮。這都是可以相信的。
𨪜𨪜但達到以上境界,並不表示就是值得尊敬的現代化大國!
𨪜𨪜現代化大國的必要條件,首先是要實行民權,政治民主。極權專制仍然停留在蠻夷階段。
𨪜𨪜個人審慎、樂觀的認為,遲早這一天會來到。
𨪜𨪜因為開放是不可逆轉的趨勢。只要開放,就不斷會受到外國自由思想的衝擊;看到外國人民享有的自由,必然心生羡慕嚮往之心。不可遏阻。
𨪜𨪜再者,國民教育必然逐年提升,教育水平越高,越會要求更多的政治參與權。儒家傳統是把全部知識份子都吸納入官僚系統,變成統治階層,當然就不會造自己的反了。但現在不同了,知識進到了民間,知識份子充滿在各行各業,不再是從前的愚夫愚婦,那麼好統治了。他們要求民主,要求更多的政治參與權。
𨪜𨪜複次,經濟開放後,人人晉入小康,社會逐漸富裕,中產階層將成為社會主流;他們如何再能容忍無產階級專政?政治不現代化,是不能適應現代化生活的。
𨪜𨪜以上三者(即門戶開放、教育普及、經濟發展),都是不可逆轉的趨勢。臺灣的民主進程,也是由此途徑過來的。准此推論,中國政權,無論誰來執政,必然是趨向越來越開放。
𨪜𨪜在開放的步伐中,對教會的控制將會越來越鬆動,終至達到民主國家的水準,還給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。那時,就無所謂三自教會,家庭教會之分了。
𨪜𨪜教會被“解放”(真正的解放──自由)以後,固然是百廢待興,面臨千頭萬緒,必然有一個混亂時期,也許人數會突然暴增,把本已應付不暇的神職人員忙得的手忙腳亂,無所適從。也許會突然失去警覺,大家都鬆弛下來,而使教會失去了起初的愛心,反倒坐享其成,不再衝鋒陷陣為主發奮了。
𨪜𨪜但一度混亂之後,終會恢復平靜。到那時會發現情形已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。
𨪜𨪜首先是福音不再是那麼容易傳了。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,覺得滿足了,什麼也不需要了。隨著開放,很多糜爛的東西很快在腐蝕社會人心。引誘越來越大,教會素質面臨威脅。
𨪜𨪜然後,發現信徒的要求也高了;不再滿足于傳道人膚淺的解經,和僅憑感情,感覺來激動人心的講道了。他們要求受過更好訓練的傳道人。
𨪜𨪜於是神學院大量興起,教會學校大量興起,醫院、診所、心理諮詢、社會福利……都相應開辦。各項會議,短期訓練、夏令營、冬令營……都逢勃發展;為教會紮下穩固的根基。
𨪜𨪜而文字工作,基督教報刊、書籍、都得以大量印行。
𨪜𨪜這一階段的策略和果效,對中國教會的前途,影響至為深遠。如果不能幫助教會穩定發展,教會將顯出軟弱的疲態。
𨪜𨪜故此作者認為中國教會的契機有二:
𨪜𨪜1.目前:
𨪜𨪜目前的生活還未達到小康,仍然艱苦,人心極不滿足;又加上正在狂吹拜金主義,弄得人心極端空虛,沒撈到錢的固然不滿足,撈到的仍然不會滿足,心靈最為空虛。更加上信仰的不自由,人心苦悶。是傳福音最佳的時機!
𨪜𨪜故此,作者認為,若在信仰自由以前,地下教會的人數能突破人口的半數,那末將來全國的基督化,就極為可能了。既或不然,能達到三億人口,也會對社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
𨪜𨪜2.信仰自由的初期:
𨪜𨪜在大量興起神學院、文字等工作的時代,能繼續上沖,在質與量的方面大幅度提升。不但保持地下時期的人數,而且還能增加,若能倍加,是至為理想的。
𨪜𨪜中國教會,若錯失了這兩大時機,待人心不再渴慕時,教會將有形式化的危險。
𨪜𨪜基督教若不能成為中國的主流文化,則儒、釋、道將要復辟。中國社會又會回復到一百年以前、一千年以前的樣子;了不起像目前香港、臺灣、新加坡的樣子。
𨪜𨪜上帝為中國人提供了這樣的一個蒙福的機會!
𨪜𨪜上帝為中國基督徒提供了這樣一個傳福音的機會!
𨪜𨪜千萬莫錯過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!
五、中國世紀,是夢是真?
𨪜𨪜中國世紀的是否來到,其成敗關鍵既寄託在基督化的成敗上。那麼,基督化的可能性有多少?我們能作個概括性的預估嗎?
𨪜𨪜我得承認,搜集到可靠的資料是極不可能的。所見所聞,都是片面的、零星的、外表的。而且是那麼隱密,不可捉摸,充滿變數的。且彼此說法不同,差異很大,難以取捨。既然如此,又根據什麼作出樂觀的認定呢?
𨪜𨪜理由如下:
𨪜𨪜1.𨪜𨪜過去攔阻福音的阻礙,現在都得以一 一的清除了。最大的攔阻是來自儒家的排外思想,驕矜自滿,自以為義。現在經過了三番五次的批鬥,孔家店真的是被打倒了,所謂的革命,其實就是革儒家的命。儒家信仰是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精神支柱。現在這根柱子倒了,知識份子的心靈空虛了。在中國民間,一般人民心中所信奉的神只是佛、道二教的眾多偶像。現在也被打倒了,在風雨飄搖,動盪不安的年代,這些偶像不但沒有保佑它的信徒,而且也沒能保護它自己。所以一般農民大眾的心靈也被掏空了。
𨪜𨪜革命家的理想是破除舊的迷信,代以新的信仰──馬、列和毛的主義和思想。甚至把毛作為偶像,以取代過去的孔夫子和佛道的眾神,一度毛的思想取代了一切思想,毛的地位取代了一切神的地位。人人手拿小紅書,早請示、晚彙報,形成一股威不可當的力量!家家掛毛像,人人拜毛神。那時要向人傳福音,真是會“水潑不入,針插不進”呢。而且會招來橫禍,連保有自己心靈的秘密信仰都危機重重。
𨪜𨪜但曾幾何時,忽然翻了天!主義叫不響了,“堅持”不下去,向資本主義靠隴了──果然很靈。毛思想也不再永遠正確了,給他來個三七分,甚至四六分。毛神也走下神龕,變成一個凡人了。於是整個中國的靈魂都被掏空了。信仰完全破產!舊的──儒、釋、道已經破光了,回不去了。新的──馬、列、毛也被拉下了馬,化為泡沫,破了,碎了。
𨪜𨪜現代人想以拜金主義(瑪門)取而代之。但金錢只能換取物質享受,和敗壞人的品德。人畢竟並非動物,人的心靈絕非物質所能填滿。這就是福音之所以飛快發展的原因。
𨪜𨪜因為有了這種先天性的需要,才能解釋一些現象:
𨪜𨪜在政府的重重限制之下,傳道人要定時定點傳道,不許越區,不許在公眾場合,不許向未成年青年及兒童傳道……但人仍然湧進教會,聖經永遠供不應求!教會越開越多。
𨪜𨪜在鄉間,在偏遠的地區,整村整村的信了主。當然,有些信徒只是把耶穌當作了洋菩薩,因為他(她)們不懂!
𨪜𨪜耶穌正好適時的填補了信仰的虛空。
𨪜𨪜2.多種多樣的原因
𨪜𨪜有人信主,是出於內心的需要。有人信主,是因為疾病得著醫治。有人信主,是因為看見了神跡。有人信主,是因為聽到福音。有人信主,是因被基督徒的愛心所感召。
𨪜𨪜有人信主,是因為好奇,看看基督教到底是怎麼回事。及至明白,真心接受。
𨪜𨪜有人信主,,是出於嚮往。因為基督教國家都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,人民過的是幸福快樂的生活,當然就會羡慕嚮往!
𨪜𨪜有人信主,因想接觸西方文化,與西方基督徒建立關係。甚至想找條出路,或許可以出國?
𨪜𨪜有人信主,是被教會的團契精神所感,而投入教會生活……
𨪜𨪜不管什麼原因,什麼動機,總之教會的吸引力太大了,是民間舊宗教所沒有的。人可以在教會中不斷受教導,不斷成長,成為社會領袖。在未來高度發達的社會,人人需要基督教這樣的集信仰、道德規範、教育、社區生活、社會關懷於一身的民間機構,來組成一個社區的中心,帶動文化活動。成為一個文化、社會的精神象徵。──美國就是這樣。
六、中國歷史的高峰期來到
𨪜𨪜基於以上的理由,我看好基督教在中國的前景。
𨪜𨪜儒家的權威性思想和教育,只能適應農業社會;在今天和今後,絕對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。今後的儒家,只能成為眾多的學派之一,想獨霸仕途和獨尊儒家的時代,大概是一去不還了。在歷史上,儒家始終與統治階層緊密結合,帶給中國人太多的痛苦和恥辱。
𨪜𨪜佛、道二教則代表迷信、無知、和非理性,今後亦不易被知識份子所接受。臺灣流行談禪說玄之風,並非社會之福。
𨪜𨪜在完全開放之後,所有宗教都會一窩風的蜂湧而起。五色雜陳。基督教能否異軍突起,獨領風騷,左右潮流,那就全靠前文說過的“地下時期”和“開放初期”的奠基工作。
𨪜𨪜最高理想是在“地下時期”能一鼓作氣的沖上人口之半。這個時期可能還有十年?甚至二十年?三十年?還是只剩五年?誰也不敢預料。但這時代的黃金期就在這幾年了。
𨪜𨪜次高理想,是能夠達到三億之數,也即是人口的四分之一。
𨪜𨪜如果不能沖過三億的話,則最低的期望是人口的十分之一 ── 一億二千萬。
𨪜𨪜在未來的數十年內,充滿很多變數。如果發生一些意外,比方動亂或各種天災,則是福音傳播的最佳時期。尤其是當政治迫害越厲害的時候,也是福音傳播最容易的時候!這是多矛盾,多諷刺的事情?我們豈能祈求災禍以爭取機會的道理麼?這裏提到的只是如果發生的話,對福音的影響說的。
𨪜𨪜再看看“開放初期”的可能發展。這時因為處於極高的興奮狀態,海外的福音機構大量進駐,海外的華人和華人教會,大量回流,會形成一個基督教在中國的文藝復興!這一時期的特徵是在質與量的方面,都會有所突破。尤其是在質的方面有所提升。
𨪜𨪜設若說“地下”期已有半數人口成為基督徒,這時基督教自然成為文化主流。
𨪜𨪜假如“地下”期達到三億基督徒,此時來個翻一番的一年或三年或五年計劃,應該也有可能!基督徒可能達到半數,仍然會成為文化主流。
𨪜𨪜“地下”期如果按最保守估計,“地下”加“地上”信徒共有一億兩千萬,“開放”後大概也能翻一番;包括信徒的子女長大成人,及在主日學,團契中信主得救的人在內。則基督徒可能達到二億到三億之間。如果教會能把這些基督徒都訓練成為精兵的話,仍然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!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,會與目前完全不同!中國信徒的人數與美國人口相等!每千人一個地方教會的話,則有二十萬間到三十萬間教會。有幾千所神學院和教會大學。每年為教會和國家訓練出上百萬的領袖和專業人材。教會的財力,將可差遣數萬名宣教士到世界各地傳福音!充分利用了“人口大國”的優越條件,為全世界提供人材!
𨪜𨪜以中國人的聰明智慧,一定可以吸取西方教會的優點,而避免它們的弱點!例如西方教會的新神學思想,及過度自由的道德生活,太過注重物質享受等使西方教會軟弱的弱點。而學習他們的對真理的認真態度,充分運用組織的能力,不尚空談實踐力行的精神,為道獻身,犧牲奉獻的愛心……等優點,用來矯正我們民族性的弱點。
𨪜𨪜由於基督徒的大量參政,必定能把信仰的理想實踐在施政理念上。由於那時候與基督教國家建立了親密互信的關係,國防預算可以減少到最低。傾全部力量致力於開發建設,國家發展定可一日千里,令舉世刮目相看,成為萬國的首善之區,與美國相互輝映。
𨪜𨪜中國基督化成功的經驗,將令舉世欽敬風從。
𨪜𨪜這似乎是一個太遙遠、太遙遠的夢!但它也極可能成為真的。
𨪜𨪜海內外的弟兄姐妹們,加把勁兒!
𨪜𨪜海內外的炎黃子孫們,加把勁兒!
𨪜𨪜為著這一天的來到,一切的代價,不都是值得的嗎?
七、為什麼會是中國,不是......
𨪜𨪜為什麼你有這麼大的膽量,敢作如此的推論呢?二十一世紀的盟主會是中國,而不是......國呢?
𨪜𨪜因為按照歷史發展的規律,歐洲已經走入信仰的夕陽期,難以返老還童,正如湯恩比及多位歷史哲學家的警告一般。只剩下科學技術和物質享受了。垂垂老矣!歐洲在吃老本。早晚有吃光的一天。
𨪜𨪜日本,則越過了宗教的靈性復興,由儒家(理學)殘存的武士道精神(愚忠愚孝)直接承接上了現代的經濟和科技文明,走上了民族主義的擴張道路而不見回頭,轉向一更高的價值追求──屬靈的宗教復興。而財富與權力的獲得,使日本人滿足于現世的繁榮而不自知。日本的基督化似乎是沒有一點的可能性。日本越強盛越使人害怕!全無道德魅力。
𨪜𨪜美國倒是如旭日東昇,前途看好。其基督教雖然受到自由神學、新道德、性解放等等嚴重破壞,但有一種生生不息的新生力量,使教會不斷得到更新。目前及可預見的將來,美國仍然是世界的希望所在。美國決不能倒下去!但美國的家庭價值在崩潰之中,下一代的心理將嚴重失衡;人口素質有下降趨勢(上層人士不願多生,下層人士則多多生育)。遠景堪憂!
𨪜𨪜俄國自蘇聯解體後,目前淪為不足道的普通國家。以東正教的歷史背景,既不能阻擋共黨之赤化於先,及至共党自行瓦解時,又不能成為促成共黨瓦解之催化劑於後;則東正教顯然已經無力回天!決不能為俄國帶來屬靈的復興。這要看開放後基督教的傳播取得何種程度的成功而定。但東正教與基督教太過接近,缺乏新奇之感,恐怕不足以引起宗教大復興。
𨪜𨪜中國,這個古老的儒教國家,從來沒有經歷過宗教的(特指基督教)大復興。它一直被束縛在儒教之下。如果不將之徹底“解放”,福音不可能在中國得到普遍發展!在儒家的“醬缸文化”(柏楊語)統治下,中國將永遠腐敗衰落下去。呻吟於“老昏病”(孫觀漢語)中。
𨪜𨪜如果不是GC党的革命家,也絕對不會把儒家和一切舊勢力破除得如此徹底。這真是因禍得福!
𨪜𨪜GC黨只作了一半的工作──破舊;但未能完成下一半的工作──立新。也許正有上帝奇妙的旨意,祂的恩典要臨到中國!福音正好及時的填補已經空出的空間。
𨪜𨪜中國的前途,端視福音化的成功與否!成、敗的變數都很大。但,歷史是掌握在上帝的手上。中國鐵幕開放是一神跡(正如德國統一,蘇聯解體是一神跡)!中國地下教會信徒人數,從解放初期的一百萬,在短短三十年中,暴增為五千萬以上,同樣是一神跡!再過十年、三十年、續增到二億、三億、五億、又有何不可能?
𨪜𨪜福音對中國人來說,是個全新的經驗,他的拯救能力,生命改變的幅度,都具有震憾性的強度。將使已經得救的人,覺得極為寶貴!絕對不是一般其他的宗教可比!而且帶來的生命和生活的改變,也是令人驚咋不已的。
𨪜𨪜福音之門已經大開(非公開形式的),福音將徹底改變中國!這是一條不歸路!這是在末世的一個大奇跡!
𨪜𨪜福音先行於歐洲,大盛于美洲,終於東進到中國──人口最多之國。於是天國人數補滿,福音完成環繞地球一圈,迎接基督的二次榮耀降臨。阿們,阿們。